苏宁电器?这个足以代表最先进家电零售水平的名字,如今却让它的缔造者不太满意。昨天,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的张近东,重新为自己的公司定了性“苏宁是一个科技企业,我们不仅仅卖电器”。作为苏宁电器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正通过电子商务,把百货、图书、日用品、虚拟产品,甚至金融产品,划入他的销售清单。 “苏宁要把电器两个字拿掉了” 2012年,苏宁为其网上商城苏宁易购定下300亿元的销售目标。去年,苏宁易购的实际销售额是59亿元。传统零售商的触网从来饱受争议,有人说他们急于求成,有人却说他们已错失良机。对于争论,张近东表示,苏宁的竞争者只有自己。 记者:苏宁电子商务今年的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了? 张近东:我们从来没有对销售规模有特意的追求。基于去年的基础,今年可以增长三倍以上。 苏宁的任何一个发展规划,尤其是新的创新模式,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构思、规划到开始执行,没有8-10年不可能,绝对不会跟风,赶时髦。 其实1998年的时候,我就在中关村呆了三天,当时互联网刚刚开始发展,苏宁的连锁发展到底是通过实体,还是到小区放一台电脑卖产品,我们就深入研究过。最后我们确定要先实体,流通的关键核心还是后台、服务。这个行业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是没有任何投机的行业。 记者:电子商务在苏宁战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张近东:我们从集团调了20多个一手培养的梯队干部给了苏宁易购。在原有的空调、彩电、冰洗、通讯等采销中心基础上,新成立百货、图书、日用品、虚拟产品等等,五个大采销管理中心,来满足多渠道、多业态业务的发展。 事实上,电子商务给了苏宁产品线拓展的机会。如果只靠开实体店,我们想在5年、10年里做大百货、日用品等等领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会从家电、3C,全面进入了全领域销售。我一直在想,苏宁要把电器两个字拿掉了。其实苏宁就是一个科技企业。 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人能在这个领域和我们长期竞争。 “2016年争取进入欧美市场” 苏宁电器已经有两次国际化的尝试:成为日本老牌电器连锁企业LAOX的第一大股东、收购镭射公司,正式进驻香港市场。全球经济和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影响张近东拟定的国际化日程。
(责任编辑:gc) |